随着倾盆大雨落下,仿佛老天有意要将这场因叛乱而发生的杀戮痕迹彻底清洗干净。
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京城中所有参与此次谋逆的东林党及其他相关党派官员,全部被一一捉拿归案,并被株连九族。
参与谋逆的勋贵也被全部抄家,并株连三族。
此次东林谋逆一案也渐渐平息。
…………
京城也开始恢复到往日的繁华景象,皇党一众官员更是干劲十足。
这其中,最忙碌的当属户部尚书郭允厚,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拎着算盘和账册,每次抄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京城内参与谋反作乱的官员家产被尽数抄没,郭允厚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手中厚厚的账册,暗自思忖:“好你个江大人,去四川发财都不带上我老郭。
不过我老郭运气好,在京城照样能为大明发光发热,增加国库存银,而且还是这种抄家的无本买卖。”
郭允厚忽然意识到,当初自己一时冲动,给朱由校拨了二百万两银子重修三大殿,这一举动简直英明至极。
不然的话,这抄家的美差还真不一定能轮到自己头上。
与此同时,京城的百姓也隐隐感觉到朝廷必定发生了重大变故。
虽说朱由校和江宁早有安排,但仍有部分百姓目睹了事件的一些片段。
不过没过多久,锦衣卫便找上门去,给了这些百姓一笔封口费,并严令不许乱说。
就连沉寂多日的《天启时报》,也再度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头条赫然写着:东林党人叶向高、赵南星与一众勋贵相互勾结,通敌卖国,出卖大明军事情报给辽东建奴和塞外蒙古林丹汗。
一时间,赵南星和叶向高被京城百姓痛骂为卖国贼。
而远在塞外蒙古的林丹汗和辽东的努尔哈赤,还浑然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就背了这么一口大黑锅。
与此同时,张五爷坐镇锦衣卫镇抚司衙门。
田尔耕则陪同邹元标、官应震前去捉拿赵南星、叶向高等一众东林党官员的九族。
赵南星本是北直隶正定府高邑县人,自然成为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
这在当地瞬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赵南星身为东林大佬,在家乡声望极高。
顿时,不少学子甚至当地县令都开口为赵南星喊冤。
但随着另一位东林大佬邹元彪的出现,原本还喊冤叫屈的一众学子和官员纷纷闭上了嘴。
毕竟邹元彪在东林党内的地位和声望都在赵南星之上,他的到来,无疑是彻底坐实了赵南星通敌叛国的罪名。
随后,赵南星的九族尽数被捉拿归案,田尔耕更是趁机将其部分门生故吏一并拿下。
邹元标对此并未多说什么,官应震则对邹元彪佩服不已。
他心里清楚,若不是邹元标亲自出马,就凭自己和田尔耕,恐怕不动用武力,还真解决不了赵南星的九族。
随后,众人一路南下,将参与谋逆的其他东林党官员,如礼部左侍郎孙慎行、工部右侍郎孙如游等一众官员的九族全部缉拿。
罪名清一色都是通敌卖国。原本不少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但听闻此次办案的钦差竟是东林党魁首邹元彪,一瞬间,那些满心疑惑的人纷纷不再言语。
邹元标的门生故吏们纷纷为其呐喊助威,然而,仍有不少东林党人痛斥邹元彪是残害同门的刽子手,说他已经沦为朝廷鹰犬,与江宁的江党、魏忠贤的阉党搅和在了一起。
对此,邹元彪不做任何解释。
在京城之中,保皇党一众官员借此机会,提拔了一批出身清白、办事能力出众的年轻官员,开始填补因东林党官员被清洗而空出的职位。
如今,京城再无东林党人的踪迹,朝堂之上仅剩下保皇党和清流党。
所谓的清流党,便是以邹元标为首,杨涟、左光斗等一众官员组成。
其余的则是保皇党官员,细分为江宁的江党和魏忠贤的阉党。
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振奋,没了东林党这群拖后腿的,所有官员办事都格外卖力。
………
数日之后,朱由校处理完政务,便陪着张嫣在御花园中观赏江宁送来的两对大熊猫。
看着那四只圆滚滚、胖乎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张嫣满眼都是喜爱之色。
朱由校也时不时亲自给熊猫喂喂竹子,笑着说道:“江兄还真是有本事,出门打仗还能给朕弄来这种稀罕玩意儿。”
张嫣闻言,笑着回应道:“江大人与陛下亲如手足,有了好东西,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着陛下的。
不如将其中一对送到江大人府上,您看如何?”
朱由校点头称是,说道:“宝珠这个提议甚好,回头挑选一对给江兄送去。”
这时,张嫣又笑着问道:“陛下,臣妾想请江大人的两位夫人来宫中坐坐,可以吗?”
朱由校笑着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江兄的两位夫人虽说出身青楼,但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女子,你没事就与她们多亲近亲近。”
张嫣笑着点头答应。
随后,朱由校陪着张嫣看了一会儿大熊猫,之后从中挑选出两只,让人直接给江宁送到府上,便返回御书房开始处理政务。
此时,御书房外方孝忠守在殿外,大殿之中,朱由校坐在龙椅之上,方正化站在身旁,张五爷则站在大殿中央。
只见朱由校笑着说道:“张五,你在锦衣卫当差四十年了,执掌锦衣暗卫也有二十年了。
此次江兄安排你作为后手,以防局势失控,你做得很好,没有让朕和江兄失望。”
张五爷赶忙说道:“老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一天是锦衣卫,一辈子都是。
不管是锦衣卫百户,还是锦衣暗卫指挥使,都是为陛下尽忠。”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的徒弟高文才跟在江兄身边做事,回头有合适的机会,朕便会提拔重用他。”
张五爷闻言,赶忙谢恩:“谢陛下厚爱。”
这时,朱由校再次开口问道:“朕一直不太清楚,当年成祖永乐爷重启锦衣卫之时,分别设立了明面上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有暗地里的锦衣暗卫指挥使,一明一暗。
但历经数代,几经变故,如今锦衣暗卫有多少人?”
张五爷恭敬答道:“回禀陛下,自从江大人执掌锦衣卫以来,数次清理整顿,将锦衣卫治理得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