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采摘和药用(1 / 2)

柴胡入药部位及其药用价值详解

一、入药部位及最佳采摘季节

柴胡(bupleuruensedc.或bupleurusrzonerifoliuwilld.)作为常用中药材,以根部入药为主,部分地区亦使用全草或地上部分。不同入药部位的采摘时间及特性如下:

1.根部(主入药部位)

-最佳采摘季节:

-春采:早春植株未萌芽前(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根部养分积累充足,质地坚实。

-秋采:秋季植株枯萎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此时根部皂苷类成分含量最高(研究显示秋季柴胡皂苷a、d含量较春季高约10%-15%)。

-采收方法:深挖根系,去净泥土及须根,晒干或阴干。

2.地上部分(全草,部分地区使用)

-最佳采摘季节:花期(6-7月),此时挥发油含量较高,多用于解表退热。

-注意:地上部分入药在传统本草中记载较少,现代临床以根部为主,全草仅在民间偏方或特定方剂中使用(如治感冒发热)。

二、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

柴胡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显着,核心成分包括柴胡皂苷类、挥发油、多糖、黄酮类等:

表格

入药部位主要成分含量特点

根部柴胡皂苷(a、b1、b2、c、d等)、挥发油(柠檬烯、月桂烯等)、柴胡多糖、黄酮柴胡皂苷总含量约1.5%-3.0%,其中皂苷a、d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抗炎、保肝作用;多糖含量约5%-8%,增强免疫。

地上部分挥发油(占比0.2%-0.5%)、少量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中萜类成分(如β-蒎烯、香茅醇)含量较高,具解表退热功效;皂苷含量仅为根部的1\/3~1\/2。

三、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1.根部(核心入药部位)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中国药典》2020版)。

-功效主治:

-和解少阳:主治寒热往来(如少阳病、感冒发热),代表方小柴胡汤。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代表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升阳举陷:治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配黄芪、升麻(补中益气汤)。

-作用特点:

-辛散苦泄,能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病之要药;

-疏肝理气,善调肝脾不和;

最新小说: 作为反派,真的不想和女主贴贴呀 重生之带领全村走上致富道路 岗亭外史 【全能保镖的浪漫情怀】 四合院:万界垃圾回收站 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 魔法没前途,还得靠修仙 我带各老祖宗到现代旅游 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 猎艳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