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缓缓合上手中书册,心中思绪万千,回味着其中所写的一切。
烛火摇曳间,他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感慨,“如此人杰,丧命在天命之下,可惜。”
更令李霄在意的是,这本书与李存勖那本截然不同,书页边缘有明显的翻阅痕迹,某些段落旁还留有朱笔批注的痕迹。
“有意思。”李霄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若他所料不差,这本手记怕是曾经传到过赵匡胤手中。
那位黄袍加身的宋太祖,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避开了这所谓的“天命”之劫。
随后李霄高举油灯,借着灯光,他如往常一样,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寸可能藏着线索的角落。
但这座破败皇宫除了这册手记后,再无其他重要之物,徒留一片残垣断壁
“虽然不知赵匡胤知晓了什么,但如今看来,赵宋也没有跳出这个大限,而且现在可是蒙元了。”
李霄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若有所思,“元顺帝在位十三载,若按照历史记载,他还会在位更久,既然‘天命’会殃及子孙,为何他能安然无恙?”
烛火忽然发一声响洞,火苗剧烈摇曳,映得李霄的面容忽明忽暗。
他垂眸凝视,只见灯盏中油脂所剩无几,燃烧速度比先前快上数倍。
按照此地的规则,灯火熄灭之时便是他苏醒之刻,哪怕是李霄都不能强求。
李霄丝毫不显焦急,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皇宫中影子,影子在火光中扭曲变幻,时而化作人形,时而舒展为龙,鳞爪分明。
“看来这一层的时间流逝不同,也不知这次醒来,我会发生何种变化。”
他轻叹一声,将手记收入袖中,转身朝门外走去,带起一阵微风。
李霄缓步走向下一扇门,他已经做下决定,既然自己暂时想不通其中关窍,不如先将这些典籍尽数带走。
至于这所谓的“天命”。
“待我亲自去看个明白。”他轻笑一声,眸中金芒流转,似有星河暗涌。
片刻后,走廊中的宫灯将尽,昏黄的光晕在走廊中摇曳,李霄怀抱着十五卷帝王手记,他低头凝视即将燃尽的灯芯,轻吐一口气,油灯应声而灭。
整层楼阁瞬间陷入黑暗,书架、廊柱、木门都在黑暗中渐渐消融。
唯有李霄的身影愈发清晰,周身流转着淡淡金芒,连黑暗都在他面前退避三舍。
......
李霄倏然睁开双眸,金色龙眸在殿宇中迸射出摄人光芒。
回归真身的刹那,自己便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伟力自体内深处苏醒。
这道伟力远胜之前任何一刻,是自己最为原始也是最强大的力量,如同血液脉搏一般。
李霄能清晰感受到,这道磅礴伟力正沿着自己庞大的龙躯奔涌,每一片龙鳞都在这力量冲刷下焕发出夺目光彩,鳞甲缝隙间流淌着液态黄金般的光辉。
“这是......”
李霄微微昂首,龙须无风自动,龙鳞愈发璀璨。
整座龙霄道宫都在李霄的注视下开始震颤,殿顶的琉璃瓦片相互碰撞,支撑大殿的蟠龙金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开始一一剥落。
更令李霄心惊的是,祂感受到体内苏醒的力量仍在持续攀升,仿佛永无止境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刷着每一寸龙躯。
这种恐怖的增长速度,即使是身为真龙的李霄也感到心惊。
“原来如此。”
龙须无风自动,李霄忽然明悟。
自己并不是和之前一样只是单纯的挣脱束缚,而是与这具真龙之躯彻底融合。
李霄正在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此时,李霄的感知随着身躯延伸不断扩展,祂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龙尾深埋在不知多远的山河之中。
自己心神一动,那截龙尾便开始摆动,引得方圆百里的地脉剧烈震颤,崇山峻岭如同海浪般起伏,震荡中轰然倒地。
李霄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喜悦,下意识想要舒展龙躯,却在抬起前爪的瞬间猛然惊醒。
轰!
殿外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整座道宫都在剧烈摇晃,透过神识,李霄看到大地崩裂,江流倒灌,不少村落瞬间就被天灾吞噬。
更骇人的是,哪怕李霄停止了动作,这股震荡依旧向着四海八荒席卷而去。
这一刻,李霄终于真切体会到何为“龙威”。
李霄龙眸中闪过一丝骇然,从前祂对自己的伟力,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猜测。
此刻,祂彻底掌控身躯后,才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凡间而言都是足以改天换地的灾劫。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导致生灵涂炭。
“收!”
龙吟声在殿内回荡,李霄强行压制住本能,将澎湃汹涌的力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龙爪深深扣入地面,硬生生止住了即将引发的山崩地裂,殿外的轰鸣声渐渐平息,远处的浪涛也开始回落。
但即便如此,已经释放出去的伟力,仍在天下各处引发着或大或小的异变。
李霄将神识放眼天下,看着各地的惨状,一时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