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号,路江回到京城,会见吴宗宪。
吴宗宪,终于决定放手了!
自去年开始,路江就让李超和启点盯着吴宗宪的动向。
一直到几个月前,吴宗宪终于顶不住,开始在市面上放出风想要卖公司。
闻风而来的公司很多,让吴宗宪的报价也是一路走高。
路江本以为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让最终报价远超原时空的3亿台币。
结果他还是高估了吴宗宪对杰伦的重视程度。
现在对他来说,钱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要是有个冤大头那就更好了。
于是路江就成了那个冤大头。
因为和杰伦关系好,所以吴宗宪可以明着打感情牌,然后杀熟。
所以最终路江“含泪”以3.2亿台本的价格拿下他的公司。
3.2亿,比原时空多了两千万,也就是四百多万人民币。
乍一看有点亏,但实际其实是赚的,因为这次交易,杰伦的数字版权也包含了进去。
这个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但音乐数字版权一说却很蛮荒,尤其是付费音乐这一块,大多数人都不会太重视,觉得这根本不太可能实现。
付费听歌谁会这么傻
直到后来,相关版权法案逐渐成型,收益也越来越高,各路音乐公司才开始在数字版权上重新谈判。
比如原时空后来杰伦和那时的新东家索尼音乐因为数字版权分成问题闹了不小的矛盾,导致杰伦早期作品短暂下架,后重新协商解决,拿回了早先被“侵权”的很大一部分应得利益。
现在好了,版权都在路江手里,未来就有更多主动权。
而对于这次交易,杰伦也是知情的,但在他看来,这次纯纯就是自己运气好,一早就和路江成了好兄弟。
吴宗宪在外头搞七搞八搞得资金链断裂,要不是路江出手,搞不好自己就被什么垃圾公司买走了,届时可就是龙潭虎穴,未来堪忧!
也是因此,现在的杰伦虽然不像原时空那样痛恨吴宗宪,但对他也是有不小怨念的。
至于对路江,那当然是感激加感激。
到了路江手底下,好处多多,首先抽成比例直接迎来了上涨。
除此之外,团队不变,不用搬到bj,以前怎么样现在就是怎么样。
以后自立门户方面,路江也给了宽松政策。
路江还承诺会给他拍电影,无论是给他找导演、剧本拍,还是他自己导演,都行。
你看,要不说路江才是最懂自己的人呢,他都知道自己有导演梦!
所以现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好好写歌,好好赚钱!
路哥说了,我们华流是最屌的。
那就跟着路哥,一起吊炸天!
买下杰伦后,破晓公司也就此增加了一个新部门:音乐部。
部门成立后,李超主要负责,第一件事就是全力准备杰伦新专宣发。
其实这个部门之前就有,但基本只负责公司影视剧的配乐插曲制作,而且也基本都已路江为主,可以说,这就是个路江的私人音乐团队。
除了影视剧音乐制作外,路江的其余音乐业务则是由华纳和李超的洛克安洛分工负责,f3和范彬彬也是如此。
但现在路江给它来了一波统合,直接把洛克安洛正式收归破晓旗下,这也意味着破晓正式开启音乐相关业务,并打造推出歌手。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彩铃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彩铃业务的体量就无需多说了,和传统唱片公司相比,投入更少,回报爆炸。
当然前提是得和三大通讯商打好关系,以及提前收购相关版权和人才。
关于前者,对现在的路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目前移动彩铃业务还没正式开始,但移动方面已经有和路江接触,想要和路江合作,一举把这业务打响。
这就是作为华语乐坛第一人、音协最红最壮苗子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至于后者,路江没法随时产出各种彩铃神曲,但提前拿下人才自然是不难的。
比如庞龙去年底已经进入洛克安洛。
刀郎现在基本已经确定会加入洛克安洛。
还有凤凰传奇,这个稍微有些麻烦。
因为路江金手指的原因,不能随时写歌,所以就没法单独把人挖来,必须得把组合幕后的创作铁三角先搞定。
而想要搞定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搞定那个广场舞神曲帝国——孔雀唱片。
孔雀唱片成立于1995年。
彩铃时代之前一直不温不火,以翻唱、盗版碟为主,后来转型原创音乐制作,要论规模,只能说比98年下半年时候的洛克安洛强一些。
因为人家足够无下限,毕竟搞盗版这事当时的李超是绝对做不来的。
后来彩铃时代开始后,孔雀唱片抓住风口,专注苦情歌和网络神曲,专门搞一些制作粗糙但成本低,完美契合下沉市场的歌曲。
比如后来签约的郑源、王强、谢军、王麟、陶钰玉等人。
光说名字很陌生,但说歌名就明白了。
郑源的代表作是《一万个理由》,王强的代表作是《秋天不回来》,谢军的代表作是《那一夜》,王麟的代表作是《伤不起》,陶钰玉的代表作是《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
03年,玲和曾毅参加“广东广播电视音乐大赛”获亚军,孔雀唱片以极低分成签下了他们,又和何沐阳等音乐人合作,一起打造出了后来的“凤凰传奇”,吃到了超级红利。
总之这就是个专注打造洗脑旋律+简单歌词,瞄准农村、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场舞群体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以至于让孔雀唱片成为内地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可与港台的实力唱片公司相媲美。
所以要说挖角凤凰传奇。
实际上孔雀唱片的老板,超级伯乐陈仁泰才是关键。
路江和他是见过的,00年在广东演唱会时候,广东音协带来的一些人里就有他。
只是当时路江没怎么在意,因为忙,更是因为没记起来他是谁。
后来李超开始按照路江的要求各地挖掘人才时找到何沐阳,也就是《月亮之上》的作者。
路江上辈子不搞音乐,但也知道此人大名,于是开始持续关注,以求一并收入旗下,配合后来的凤凰传奇一起再创辉煌。
但何沐阳却在后来给出了孔雀唱片的线索,这才记起这家后世的“巨无霸”。
别问路江怎么会知道这家公司的,他经历过电视台打电话点歌时代,那时候家乡台会显示歌曲、歌手还有唱片公司名字还有价格、播放量等信息。
当时路江印象很深,因为这公司的歌和歌手都很出名,播放量极高。
最惊讶的是发现连凤凰传奇都是他们家的,着实令人意外,于是稍微深入地了解了一番,方便泡妞用.
而现在,孔雀唱片尚处于大半业务收入依旧靠盗版,原创业务正在起色的初期阶段,拿下它,代价不大。
具体谈判已经持续了有3个月,如今基本已经差不多了。
于是和吴宗宪签完合同后,路江没回横店,而是直接去了广东。
一天后,2002年5月14日,路江自拿下杰伦后又以580万人民币的“天价”,拿下67%股份,顺利入住孔雀唱片。
至此,路江未来的音乐布局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