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40章 不做附庸,会场上的交锋

第340章 不做附庸,会场上的交锋(2 / 2)

范志鹏当然很开心,他不愿意当别人的附庸就说明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现在社里支持了他的构想,就看他能不能把企业做起来。

这么多年,方唯基本上不插手各企业的具体业务,一贯是放手让他们做事。不过,方唯对于监督这一块很重视,即便是家具公司也得接受各种的审计与核查。

他不会给任何人犯错误的机会,加强监督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

匆匆数日。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合作社、育种中心以及瑶寨的稻种,长势喜人。按照目前的趋势,夏收比往年还能提前一周到十天,更不会耽误夏种。

就连王松林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自从插秧之后,地里的禾苗就长疯了、一直到抽穗期才恢复了正常状态。

这个时候已经和往年的进度差不多,甚至还有可能提前收割稻子。

其他公社也传来了消息,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夏收最多晚十天半个月,早做准备的话完全能赶得上夏种,不会耽误秋收的。

但临县就这么幸运了,他们之前种植的低价稻种,抗性不高,在温度不适宜的时候基本上不生长,今年的夏收注定会减产。

这天上午。

方唯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就有工作人员告诉他说,有一些外县的客户前来预定【南光三号】稻种。

如今的【南光三号】稻种名声在外,鉴于这一次在极端天气中的良好表现,都不用但广告,自然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了。

方唯点点头,继续看文件。

他过几天要去京城开会,一些具体事务会由赵金生等人处理,他也不用操心。

到了下午,赵金生喜气洋洋的走了进来,说道:“支书,今天的收获很大呀,我一口气签了2000万斤的【南光三号】供销合同。”

“这么多啊那可真是大单子了。你怎么不请人家吃顿饭,来的都是客,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方唯也有点小惊讶,他只知道今天肯定会签几个合同,但没想到数量会这么大。

“怎么会已经有人带着他们去食堂了,养猪场那边已经杀了一头猪,鸡鸭和活鱼也调了一些过来,保证让客人们吃好喝好。”

赵金生是专门过来向方唯报告好消息的,并请他一起过去吃饭。

方唯摇了摇头,说自己这两天就要去京城,时间很紧,就不陪客人一起吃饭了。

当初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句套话。但事实就在眼前,大家无不心悦诚服,都说方支书的判断力简直强的离谱。

打发走了赵金生,方唯收拾收拾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先开车去公社接上了盘莲,然后才一起回到了家中。这辆车是理事会通过决议专门给他配备的专车,爱怎么用都行,他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方唯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但事实上他把绝大部分的利益都让了出去,要不然捧着手里的技术,早都是亿万富翁了。

现在承包土地也不是很难,从南到北很多地方都能种植水稻,他干嘛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说白了还是想带着大家共同致富。

一个人这辈子的吃穿用度是有限的,但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

几天后。

方唯抵达了京城,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倒没有人围攻他,但很多人却无视了他。因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开放搞活”,大部分人都在谈分田到户对农业生产的拉动作用。

毕竟分田到户会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似乎增产增收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轮到方唯发言,他只谈饿了育种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避而不谈其他的事情。毕竟瑶岭公社的17个大队都没有分田到户,反而成立了合作社,继续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因此,他坐在这里其实是一个另类。

“方支书,你一直都在做农村工作,最有发言权,还是谈一谈这几年粮食丰收的原因吧。”

他不想惹麻烦,但麻烦却找上了他。

这位代表话中有话,实际上就很反对方唯和合作社走的这条路,只不过他说的比较委婉罢了。

“是啊,方支书,我们都知道你是育种专家,育种的事就不提了,咱们还是谈谈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人带头,自然就会有人跟随。

另一位代表也开始挤兑方唯,说白了就是希望对方唱反调。

“那我就说两句,众所周知,决定粮食产量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化肥的普及,我们有句土话,叫做‘庄稼一枝,全靠肥当家’,没有足够的肥料庄稼是不好的。

其次是土壤的品质,也就是说土地的肥力怎么样肥沃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产量相差巨大,这不是后天可以弥补的。

最后就是种子,种子决定了产量的上限,没有好的种子就种不出来优质高产的庄稼。至于田间管理、精耕细作都是细节,对产量有影响,但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方唯说到这儿便打住了话头,实际上他说的很客观。

自古以来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在很辛勤的种地,产量能超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吗答案是不能。

至于精耕细作也很扯淡,国内几乎都做不到严格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因为费效比很低。至于劳动积极性,虽是会对劳动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他的一番话说的很委婉,别人也抓不住小辫子。

“方支书不愧是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分析的到位。好了,下一位,请发言。”

小组讨论的主持人打了个圆场,对之前挑事的两人有些不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从方唯的立场来说,合作社干的这么好,他为什么还要给分田到户吹喇叭

人家从来都没有说过分田到户不好,这两个人就是多事。

会议继续,方唯一如既往的淡定。

他不是为了证明分田到户不好才走集体经济这条路的,而是这条路最适合瑶岭公社各大队的实际情况。

最新小说: 重生77,从赶山开始带知青姐妹鱼肉满 重回60娇妻不愁,我靠打猎养全家 闭关五年,我于世间已无敌 豪门女配拿了后妈剧本后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高甜,相亲老公是豪门继承人 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 这豪门,我不嫁了! 豪门宠妻惹不起(姜瓷陆禹东) 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