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吃葱姜蒜什么的,对连耀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
再顺手做个白菜汤,齐活。
做完这些,姜芙忍不住暗自叹气,这碳水占比也太高了一点,而蛋白质和优质脂肪全都不足。
但连耀完全不这么想。
他甚至觉得,这早饭简直太丰盛了!
啃两个馍,喝一碗井水,这就是他从前的早饭。
因为一个人住,连耀甚至懒得点火烧水,从井里打上来就喝,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饭桌上,姜芙啃着馍片,再喝口汤。
放了葱的土豆泥,她没碰,嫌嘴里有味儿。
连耀大概猜到了姜芙的心思,因为他吃完饭以后,没急着去刷碗,而是先去漱口。
“要是没事干,就去找李嫂子说说话,但别往远走。”
临走的时候,连耀叮嘱一句。
姜芙点头。
她以为,是连耀忌惮自己的身份,不希望她在家属区里太招摇。
这也是人之常情。
哪知道,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连耀居然又回来了。
看到姜芙在家,他马上让她跟自己走:“给你爸打个电话,已经得到上级批准,盛阳那边的话务员也都在线。”
原来他是这个意思,怕她不在家,错过了能给姜父打电话的机会。
姜芙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不是拨个号码就行,还要这么麻烦。
从驻地先打电话到安东军分区,转机到盛阳,再由盛阳的话务员拨打姜家的电话号码,等接通了,再一路转回驻地。
中间经了好几道手!
如果是军区内线,就不会这么麻烦。
听完连耀的话,姜芙沉默了半天,才向他道谢。
如今是战时,这里还是和朝鲜战场仅一江之隔的安东,军用电话和民用电话之间的通话肯定非常不方便,甚至要经过层层报备,层层审批。
连耀说不定也得搭上自己的关系和人情吧?
到了话务室,姜芙看到一个话务员,桌子上摆着一台老式电话机,一本通讯录,旁边还有一些通讯设备。
其余的,她也没敢多看。
连耀和那个话务员说了几句话,等对方把话筒递给姜芙的时候,她才大着胆子接过来。
“芙芙!我是爸爸!你好吗?”
姜父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有一点失真,有一点模糊,但姜芙一下子就听出来是他。
一瞬间,她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模糊。
姜芙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耽误时间。
她用力捏了捏鼻子,大声说道:“爸爸,我很好,一切都好。家里怎么样了?”
姜父立即告诉她,说自己交上去的那份材料起了很大的作用,已经有专人前来调查他的生平履历。
还说工厂的财务经过审查,也没有发现问题。
“另外,我拿全部身家,给国家捐一架战斗机!”
姜父显然很激动,音量又提高了几分。
姜芙记得,在这个时期,沪市就有工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源节流,超额完成加工任务,捐飞机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受到嘉奖。
她之前还没想起来这一茬,好在姜父自己想到了!
“芙芙,这个事儿,爸爸没提前和你商量,你不会生气吧?”
短暂的激动过后,姜父的声音又低下去,带了一丝愧疚。